经历过去年下半年原油暴跌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2015年预期投产的几个煤化工项目(例如中煤蒙大、久泰能源等)出现不同期限推迟。毫无疑问,近几年投资者对煤化工的投资热情显著降温,煤化工往日繁荣不在,其运营环境遭遇原油低位运营、煤化工风险增大、环境问题缠身、政策门槛加严及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尴尬。然而,基于我国“多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发展煤化工产业仍是未来趋势。而面对四面楚歌的生存环境,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煤化工煤炭消耗量大,同时作为一个高耗水行业,其项目选址亦需考虑水源的分布情况,尽量水煤统一。另外,同质化竞争背景下,成本控制尤为重要,而煤炭价格、物流成本、碳税及环境税的征收等都将导致煤化工成本的增加,因此科学布局非常重要。
重视环保,避开政策风险。新环保法的实施,废水“零排放”、废气的脱硫脱硝、废渣的合理处置,都是上马煤化工项目首先考虑的因素。从已建成项目运行情况来看,“三废”的处理最为薄弱,尤其部分项目前期设计对“三废”考虑不全,加之废水“零排放”技术不成熟,环保问题卡壳严重。另外部分在建或拟建项目一旦与国家制定的污染物排放和水资源消耗等政策冲突,项目极有可能推延或取消,因此环保是所有煤化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把好技术关,发展产业链。近几年,煤化工项目上马门槛不断提高,像煤制烯烃,发改委规定CTO新建项目年产能需要达到50万吨/年以上,不管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是政策方面限定,煤化工规模化及行业竞争白热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其盈利点将集中在物流周转及技术生产力上面,从技术角度实现能耗物耗的最优化,拓展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