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口原油3071万吨,同比大增近30%,创单月历史新高。1-7月累计进口原油1.94亿吨,同比增长10%。以10%增速计算,2015年中国进口原油总量将达到3.4亿吨,继续刷新进口总量新高!
中国原油进口量大幅飙升的原因,主要应归因于政府“抄底”原油现货,增加石油储备。目前国内二期石油战略储备进入尾声,而随着300万立,约1900万桶的青岛二期战略储备库的注油,6月原油进口大增。随后,惠州储油库于7月初开放,则将继续为三季度原油进口攀升提供动力。
中国借机抄底原油,大规模建立储备早有先例。国家一期石油战略储备分两个阶段注油,第一阶段是在2006年8月到2007年7月,共注油4000万桶,成本低于70美元/桶;第二阶段则是在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底,当时国际油价正处在持续下跌时期,共注油6000万桶,最终实现一期注油平均成本为58美元/桶。所以,去年油价大跌,再次为中国充实战略储备提供良机。
不过,即便如此,我国原油整体储备水平仍然偏低,且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二期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合计为4000万吨,截至6月底,国内原油商业库存约为3300万吨。倘若二期储备工作完成,国内原油总库存约为7300万吨。以2015年上半年,国内共计加工原油25775.6万吨,约143.2万吨/天计算,目前国内原油储备水平可用50天,而IEA的准入门槛最低为90天。
因此,在预期国际油价将长期保持低位的前提之下,我们认为国内原油进口仍将继续攀升。目前二期储备临近收官,三期战略储备有望借机加速推进。此外,国内商业原油库存也将再上一台阶。因政府对民营炼油企业的原油进口使用权和进口权降低准入限制,将刺激国内商业原油的储备规模。
虽然从中国原油进口绝对量来看,原油需求逐步增强,但相对于整体供需关系而言,仍显势单力薄。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对油价难以形成实质利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