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聚丙烯产品是三大塑料产品之一,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用的保鲜膜,大到小轿车上的防撞杠和中控台,生活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那聚丙烯算料到底是咋来的呢?国内、外的消费情况如何呢?下面就来讲一讲。


一、聚丙烯的概念


聚丙烯是丙烯通过贵金属Ziegler-Natta 催化剂、聚丙烯成核剂等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聚合生产的热塑性树脂,按照甲基的不同排列可分为等规聚、无规聚以及间聚丙烯。其密度一般是0.895--0.92 g/cm3, 弹性模数一般是1300--1800N/mm2,熔点在130--171 °C之间。


聚丙烯在室温下能够耐油脂和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除了强氧化剂之外,聚丙烯可以出巡非氧化性的酸和碱,等规聚丙烯的结晶度居于LDPE、HDPE之间。等规、无规聚丙烯在140°C溶于二甲苯,等规聚丙烯溶液会在25°C产生沉淀。


聚丙烯的MFR范围为1--100,低MFR的聚丙烯抗冲击性能好,但延展性较差;而相同的MFR聚丙烯材料,共聚的抗冲击性质高于均聚的。

 
图一 聚丙烯分子式


二、丙烯的来源及分类

 
图二 聚丙烯来源

       

按照图二、图三可知,丙烯目前主要的四大来源是:催化裂化装置、乙烯裂解装置、丙烷脱氢装置以及煤化工的甲醇制烯烃装置,其中催化裂化装置、乙烯裂解装置是传统的丙烯来源,丙烷脱氢装置、煤化工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是近年新兴起的制丙烯路线,初略统计,国内丙烯的产量潜能约有4000万吨/年。


 
图三 国内各类装置丙烯产能比例


1、催化裂化装置


1.1 催化裂化概念


催化裂化技术是石油二次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主要反应有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缩合、生焦等。与热裂化相比,其轻质油产率高,汽油辛烷值高,柴油安定性较好,并副产富含烯烃的液化气。 



图四 催化裂化装置原则流程图


1.2 催化裂化的主要技术


催化裂化技术是由法国E.J.胡德利研究成功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催化裂化技术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技术,有增产轻质油的技术、生产清洁汽油的技术、 多产低碳烯烃技术以及加工重质(劣质)原料的技术。目前,国内的主流催化裂化技术有DCC、FDFCC以及MIP/MIP-CGP三类技术,这三类技术的丙烯收率是不同的。


1)DCC


DCC—I工艺是以蜡油为原料,在CRP一1催化剂及相应操作条件下,用提升管加床层反应器最大量生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原料油特性因数12.6、反应温度505℃情况下丙烯产率可达12.52% 、汽油产率98%。



图五 DCC反应器


2)FDFCC


FDFCC是双功能(或称灵活多效)催化裂化工艺。在催化裂化装置增设一台单独汽油提升管反应器,提高直馏汽油辛烷值或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及增产丙烯。典型汽油提升管操作条件:反应温度500—630℃、剂油比25—30、反应时间2—3s;重油提升管操作条件:反应温度500—520℃、剂油比5-7、反应时间3s。 



图六 FDFCC反应器


3) MIP/MIP-CGP


MIP是一种多产异构烃、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工艺。典型数据:重质原料油残炭5% ~6% 。I反温度525度、II反温度510℃ ,干气3% 一4% 、LPC 22% 、汽油42% 、轻柴油22% 、焦炭9% 。



 图七 MIP反应器


4)三种技术产品收率对比


三个不同类型的催化裂化工艺中,DCC技术的液化气产量最大,达到了47%左右,而常规的FCC产量最低,只有19%左右;汽油产量方面,常规技术的FCC汽油产量最高,达到41%左右,而DCC技术的汽油产量只有23%左右;柴油产量方面,DCC柴油产量只有12.12%,而常规技术的FCC达到了22%左右。因此,各炼厂根据本厂的情况及具体需求,选用适合自身的催化裂化工艺。

    

1.3装置规模


根据文献统计,中国的FCC加工能力达到了1.5亿吨/年,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位,国内催化裂化汽油产量约占汽油产量的70%左右,同时,催化裂化装置也是国内丙烯的主要来源之一。

 


图八 炼油厂加工流程


根据个人统计,至2018年年底,国内催化裂化的产能估计有2亿吨/年, 国内催化裂化的装置规模平均为200万吨/年,最小的催化裂化装置为15万吨/年,最大的催化裂化装置以及达到480万吨。而国外的情况又如何呢?国外印度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已经达到900万吨/年,但是可以处理1000万吨/年的原料,就是说,目前催化裂化的装置规模可以实现1000万吨/年。


1.4、经济性评价


炼油行业有句俗语,催化裂化装置“风机一响,黄金万两”。一般一套30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投资约8-12亿元,按照目前价格体系,其一年的投资回报约有5-8亿元(炼油毛利约10美金/桶),一套催化裂化装置1.5-2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因此,地炼大多数倾向于上催化裂化装置,投资回报率高,一般为1.5-2年就可收回投资。


1.5、催化裂化装置分布


催化裂化装置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三桶油手里,其中“三桶油”的产能约占国内总产能的66%,如果加上中国化工、中化还有延长,那么国企的产能约占国内总产能的76%。


 
图九  催化裂化各集团比例


1.6 发展趋势


今后催化裂化装置发展的趋势有:一是规模大型化,350万吨为标准配置,480万吨也不少见,最好1000万吨/年;二是技术两级分化严重,特别是以中石化DCC技术、国外KBR技术为主的多产烯烃装置会越来越多,炼油商要减少烯烃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于原料劣质化的适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也会增加;三是催化裂化要求的烟气排放越来越苛刻,及其处理的原料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烟气脱硫设施将是催化裂化装置新的标配。


2、乙烯裂解装置


乙烯裂解技术方面,核心之一就是裂解炉。全球裂解炉的专利商有,Lummus、S&W、KBR、Linde及KTI公司等等,而国内的主要专利商就是中国石化的CBL裂解技术。


 


图十  裂解流程图


2.1、产品收率


乙烯裂解装置的主要产品有乙烯、丙烯以及其它产品,其中乙烯和丙烯的收率是炼厂最为关心的一个指标,一个10万吨/年的裂解炉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单台裂解炉,乙烯和丙烯收率合计达到了47%左右,其中丙烯产品的收率为16-18%。


2.2、装置规模


全球的乙烯生产能力为1.57亿吨/年(2014年),预计本年度乙烯裂解的产能约为1.2-1.3亿吨/年。


2.3、经济性评价


按照目前裂解价差,一个百万吨的乙烯裂解装置,其盈利水平有2-10亿/月(裂解价差约5-8美金/桶),这样看快的话,20-30个月就收回投资,也就是投资回报周期为3年左右。如果按照华东某一体化的盈利能力来看,其两年就收回了乙烯裂解装置的投资。


2.4、乙烯裂解装置分布


乙烯裂解装置产能的分布较为均衡,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乙烯裂解装置。但是如果按照集团来看,中石化的乙烯裂解装置产能处于主导地位,按照资本来看国企基本主导了乙烯裂解装置的主要产能,目前没有私企进入该行业。



 图十一 三桶油产能占比


2.5、发展趋势


乙烯裂解炉的发展趋势有:一是大型化,30万吨/年/台今后是标配,二是下游的产品线日趋丰富,三是北美裂解炉轻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十二 各国乙烯不同原料的比例


3、丙烷脱氢


全世界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总量也只有17套(2013年)。其中由lummus公司提供7套装置,UOP提供10套装置。UOP的工艺,采用的是移动再生,基本跟连续重整差不多,中石化SEI和LPEC在这方面工程经验很丰富。Lummus的工艺,采用的是切换再生,流程比较简单,但对设备和阀门的可靠性要求高。截至2016年,预计全球有33套PDH装置,总产能约1510万吨。   


两者的比较: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 目前有UOP的oleflex工艺,界区内投资2.4亿美元;lummus的catofin工艺,界区内投资1.5亿美元。


全世界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总量也只有17套(2013年)。其中由lummus公司提供7套装置,UOP提供10套装置。预计2016年,全球运行的丙烷脱氢装置约有39套,总产能有1600万吨左右。在运行装置中,lummus装置最大产能为45万吨/年,UOP装置最大产能为35万吨/年;在建装置中,lummus装置最大产能为65万吨/年,UOP装置最大产能为51万吨/年。技术都是成熟的。因为规模大以及能耗高,关键在工程和系统的匹配上。UOP的工艺,采用的是移动再生,基本跟连续重整差不多,中石化SEI和LPEC在这方面工程经验很丰富。Lummus的工艺,采用的是切换再生,流程比较简单,但对设备和阀门的可靠性要求高。


3.1装置规模


中国的丙烷脱氢项目70%的产能都集中在江浙,随着乙烷裂解的增加,丙烯产量的增速减缓,中国2015年预计建成的产能有623万吨,其中437万吨位于江浙,约占全国产能的70%。  


3.2 市场分析


2015年之前我国投产的PDH项目有望收获丰厚盈利。根据美国PDH装置的运营情况,丙烯--1.2*丙烷(考虑了单耗)价差为400美元/吨时达到盈亏平衡,而2011和2012我国这一价差均值分别为717美元/吨和589美元/吨,如果我国PDH装置能实现与美国同样的盈亏平衡点,那么至少在国外PDH装置大量投产之前,有望获得高额利润。


先期建成的东华、天津项目具备盈利前景,但后续的项目在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三者夹击下,将不具备成本优势,只有当其产业链能够进一步延伸后,方能具备盈利。


3.3 发展预测


丙烷脱氢在2015年左右建成投产的,具备盈利前景。后续建成投产的丙烷脱氢项目谨慎,因中东及美洲PDH建成后,国内装置将不具备成本优势。


丙烷脱氢需要具备廉价的原料,如果丙烯及下游市场价格不能维持目前价格水平,那么在中国乙烯裂解装置陆续建成后,将不具备生存条件。


丙烷脱氢是“时间”装置,投资及建设周期必须短才具备高回报率。


丙烷脱氢必须走差异化路线,方能提高其盈利空间,配套的下游装置对于企业的盈利尤其重要。


4、煤化工MTO/MTP


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巨大,经济拉动能力强。以煤制油为例,1万吨煤制油产能的投资超过1亿元,而同等规模的传统炼油1万吨仅需1200万元,前者是后者的八倍多。新型煤化工的巨大投资为经济拉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也成为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

 


图十三 MTO流程图


4.1 煤化工技术


目前,国外开发研究比较成功的甲醇制烯烃工艺主要有UOP/HYDRO公司的MTO技术和德国Lurgi公司的MTP技术。国内主要有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中石化的SMTO技术和清华大学的FMTP技术。


4.2  MTO/MTP装置规模


目前,煤化工MTO/MTP的平均规模是60万吨/年,最大规模有120万吨,最小规模20万吨,总产能约1000万吨,具体产能分布情况如下:

      


图十四 煤制烯烃产能分布


煤化工主要位于西北以及华东地区,其中西北地区的产能约为总产能的70%左右,而华东的产能约占总产能的30%左右。但是,西北地区的煤化工基本带有煤制甲醇装置,而华东的煤化工以外购甲醇为主。


4.3 经济分析

 

煤化工装置的操作费用在油价47美金/桶的时候有竞争力,在油价为70美

金/桶的时候效益优于石油裂解装置,但是如果炼厂是高度一体化的炼化企业,如镇海炼化的话,其竞争力可能不如炼油企业。


4.4 发展趋势


煤化工的MTO/MTP由于地处西北,其水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太小是其今后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其次,煤化工如何在70美金/桶,甚至50美金/桶的低油价生存是其要解决的第二大问题,最后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果生产市场所需的PP产品,是其要重点关注的,如果中东的塑料倾销,那么不管你煤化工还是石油裂解,全部死翘翘,只有得高端者得市场。


5、各类丙烯产能汇总


国内FCC装置大概有200套,产能2亿吨,PDH大概有15套,产能500万;MTO大概有30套,产能约600万吨。聚丙烯装置大概有70套,产能约1800万吨。PDH在华东居多,MTO在西北和浙江居多,这些区域都是重点关注的。


三、聚丙烯产能及分类


国内1800万吨的聚丙烯产能,中石油、中石化两者的产能约占60%左右,按照区域来看,位居前五的省份有浙江、宁夏、陕西、福建、辽宁和广东。因此,在研究聚丙烯时,要重点关注上述区域。 



图十五  聚丙烯产能分布


聚丙烯装置平均规模约30万吨/年,最大规模的聚丙烯装置是中海油惠炼的7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而规模最小的是辽阳石化的5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聚丙烯的装置技术都有哪些呢?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照工艺包不同而不同, 主要的生产工艺有淤浆法、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本体法。受工艺条件及生产技术的影响,淤浆法已经逐渐退出工业领域,本体法的技术因其生产流程简单、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而被各炼厂视为首选。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冷门的溶剂法。 


聚丙烯的产品线非常丰富,根据上面的命名牌号就看到其很多用途。主要可以做的产品有:薄膜、拉丝(纤维)、管材料、注塑料等等。按照熔融指数的不同,产品的性能不同,市场的价格也不同罗。


a、薄膜:高端BOPP、OPP、CPP、F800,低端F400、F280

b、拉丝(纤维):S980、PB2001、PPH-T03、IM7、S1003、PPT30S

c、注塑料:PPB-MN60-G、J641、PPB-MT25-S、K9010H、CJS700、HP565S、M500R

d、管材料:PPR4220、PPR-MT18-S、PPR-100、PA14D、PPR-P00


四、聚丙烯供需情况


2015年,中国进口的聚丙烯产品340万吨,同比下降6.6%。那么世界上的聚丙烯产能变化情况如何呢?


1、全球供需变化


世界主要产能和消费



     图十六 聚丙烯消费


2、中国供需变化


2.1产能情况


中国聚丙烯的供应可以从中石油的产能变化看到倪端,2011年,中石油的产能为303.8万吨,2016年(预测)产能已达461.3万吨,五年内,其产能增加了57.5万吨;中石化的产能增速更加快,2011年,中石化产能为493万吨,2016年(预测)产能达到了645.8万吨,增加了约152.8万吨。2016年,预计中国整个聚丙烯的产能达到约1800万吨/年,预计2020年中国的聚丙烯产能将达到2000-2200万吨,新增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以及沿海地区。


2.2消费情况 

 


图十七 聚丙烯消费


中国的聚丙烯进口量自2001年开始逐年增加,在2009年达到了顶峰。之后随着中国炼厂的改扩建、MTO装置的陆续投产,进口聚丙烯量维持在350--400万吨/年,并且随着三桶油研发能力的增强,国内进口的高端PP产品虽然比例变化不大,但是总量下降不少。


 
图十八 共聚聚丙烯进口量


近几年,中国进口的共聚PP约150万吨/年,主要的进口国为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这些地区占了国内共聚PP进口量的50--70%左右。目前来看,共聚PP量暂时没有下降的趋势。


 图十九 均聚聚丙烯进口量


近几年,中国进口的均聚PP约300万吨/年,主要的进口国为韩国、沙特以及新加坡,这些地区占了国内均聚PP进口量的40--60%左右。目前来看,均聚PP量暂时有下降的趋势。


从全球聚丙烯生产及发展格局来看,在全球聚丙烯产业的发展中,亚洲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我国以煤和甲醇为原料的化工装置以及以进口丙烷为原料的PDH大规模发展,带动了全球聚丙烯产业的持续发展。2014年,我国聚丙烯产能达到1676万吨,产量1374万吨,消费量1725万吨。近年我国聚丙烯产能增长明显高于消费的增长,使得我国聚丙烯自给率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61%提高到2014年的80%。预计2019年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达到2987万吨,市场需求达到2670万吨。届时我国聚丙烯市场将呈现产能过剩状态,竞争将呈现白热化状态。


五、聚丙烯盈亏分析


国内聚丙烯的需求一直在增加,那么聚丙烯各类路线的盈亏情况又如何呢?    


按照国际丙烷就丙烯价格(原油40美金),国内PP装置成本排名如下,催化裂化为主的PP成本最低,5800元/吨;其次是进口丙烷的PDH装置,6000元/吨;再次为化工裂解来源的PP,6800元/吨;煤制烯烃的PP成本为7900元/吨。如不考虑固定和人工,成本最低为PDH<MTO<油系PP。

  

1、油系路线的聚丙烯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7000元/吨的情景,油系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 油系路线聚丙烯测算


可以知道,当聚丙烯价格为7000元/吨时(即年底维持2016年年初的价格),那么聚丙烯成本对应的原油价格为75美金,即当原油价格为75美金的时候,炼厂使用FCC装置丙烯为原料的PP装置,其利润刚好打平,如果原油价格高于75美金的情景,那么油系路线的聚丙烯基本无利润。(各炼厂略有差别)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8000元/吨的情景,油系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一 油系路线聚丙烯测算(二)


可以知道,当聚丙烯价格为8000元/吨时(即年底维持2015年的价格),那么聚丙烯成本对应的原油价格为98美金,即当原油价格为98美金的时候,炼厂使用FCC装置丙烯为原料的PP装置,其利润刚好打平,如果原油价格高于98美金的情景,那么油系路线的聚丙烯基本无利润。(各炼厂略有差别)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9000元/吨的情景,油系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二 油系路线聚丙烯测算(三)


可以知道,当聚丙烯价格为9000元/吨时(即年底维持2014年的价格),那么聚丙烯成本对应的原油价格为119美金,即当原油价格为119美金的时候,炼厂使用FCC装置丙烯为原料的PP装置,其利润刚好打平,如果原油价格高于119美金的情景,那么油系路线的聚丙烯基本无利润。(各炼厂略有差别)


按照当前各主要机构判断,原油价格维持50--70美金的震荡区间,那么只要原油维持该区间,油系的聚丙烯利润较高。


2、PDH路线的聚丙烯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7000元/吨的情景,PDH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三 PDH路线聚丙烯测算


根据上图可知,当进口的丙烷价格在325美金左右的时候,其效益最佳,对于PDH装置而言,能够使原料的价格最低,其获取的利润就越高,当丙烷价格达到730美金/吨的时候,PDH的聚丙烯产品效益就刚好打平。



图二十四 PDH路线聚丙烯测算(二)


根据上图可知,当进口的丙烷价格在580美金左右的时候, PDH的聚丙烯产品效益就刚好打平。即丙烷价格在2014年底左右的水平,当时对应的WTI原油价格为65--70美金,因此,PDH的效益平衡点是大致为原油价格为65--70美金。


3、MTO/MTP路线的聚丙烯


根据神华年报数据:神华聚乙烯生产成本4968元/吨,聚丙烯生产成本4749元/吨;去年生产成本分别为5405元/吨、5212元/吨。整个煤化工发生的完全费用为42.05亿元。整个聚乙烯、聚丙烯的吨费用为6652元/吨。如果煤炭费用按照对外销售价格计算,那么聚烯烃的完全成本为7044元/吨。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7000元/吨的情景,MTO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五 MTO路线聚丙烯测算


因此,在目前情景下,MTO企业只有将原煤的成本降至100元/吨,MTO企业才能有生存能力,目前只能走现金流。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8000元/吨的情景,MTO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六 MTO路线聚丙烯测算(二)


因此,在聚丙烯价格为8000元/吨情景下(原油大致60-65美金),MTO企业可将将原煤的成本可以高至350元/吨,MTO企业生存能力及其顽强。


按照聚丙烯销售价格9500元/吨的情景,MTO路线的聚丙烯成本如下:

 


图二十七 MTO路线聚丙烯测算(三)


因此,在聚丙烯价格为9500元/吨情景下(原油大致65-70美金),MTO企业可将将原煤的成本可以高至280元/吨,MTO企业生存能力及其顽强。


MTO企业来说,一是原油价格涨至至少70美金左右;二是企业尽量将采购的原料煤成本控制在280元/吨;三是在原油价格低于50美金的时候,企业尽量将采购原料煤的成本控制在100元/吨左右;只有满足以上的几个条件,煤化工路线的MTO才更具备生存能力。


六、聚丙烯发展趋势


1、世界产能变化


 
图二十八 全球聚丙烯产能


从世界的丙烯产能来看,化工裂解装置的产能维持6000万吨/年,并且远期增长幅度较小,而炼油的丙烯量增加不少,由2000年的2000万吨/年增加至2019年(预测)的4000万吨/年,几乎翻了一番。但是最为恐怖的还是非常规的丙烯产能,其远景占全球丙烯的产量比例达到了30%,非常规(MTO、PDH)路线的丙烯需要进一步关注。


而在全球方面。东北亚也是集中2016年、2017年释放产能,近几年全球的PP装置产能增加主要是东北亚、印度以及中东。


2、牌号需求变化


未来的市场还是在东北亚,出口地区主要是中东。其中,中国的消费及需求最为旺盛,这也是近几年国内新建PP装置的原因之一。


中国市场消费结构来看(卓创资讯数据),全球聚丙烯产品主要用在:拉丝料约19%,注塑料33%,薄膜与片材23%;而国内聚丙烯产品主要用在:拉丝料40%,注塑料(均聚+共聚)25%,纤维、BOPP各10%。


2.1汽车消费预测


汽车用注塑级别的聚丙烯产品,预计一辆汽车使用约0.5吨/辆的塑料,而塑料中大约37%为注塑级别的聚丙烯产品,即每辆汽车使用约0.17—0.20吨/辆的注塑级别的聚丙烯产品。


2.2汽车消费情况


2000年千人保有量为12.7辆,2010年58.2辆,2014年112.9辆,2015年125量,31辆每百户。而全球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65辆,假设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速维持在10%(稍微低估),世界汽车保有量增速维持在4%,那么到了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7亿,而世界汽车保有量是15.64亿。届时,中国千人汽车保有将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8左右)。


如果按照低需求情景预测,汽车共聚聚丙烯塑料的需求约有2012年为300万吨/年,按照每年2—5%的增长预测,到2020年汽车共聚聚丙烯塑料的需求约有580万吨/年。


因此,汽车使用的共聚塑料产品,到2020年,至少有580—660万吨/年的需求,而当前只有300万吨/年,今后,共聚产品的需求旺盛。


2.3BOPP消费预测


2013年,BOPP生产企业有90家,按照目前情况来看,预计2018年全国BOPP生产企业约120家左右,大多数产能是3.5-4.5万吨/年,大的规模有7万吨/年。


整个BOPP消费量来看,维持每年300—350万吨。BOPP的薄膜幅宽由4M提高8M,最高达到10M;线速由最初的200m/min,提高到400 m/min,最高500 m/min;薄膜厚度由15—38um减至目前的10--18um,市场对于生产超高速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需求旺盛,基本依靠进口,主要供应商为巴塞尔公司的S28C产品、日本赤光公司的F300SP产品,近期中石化茂名石化也开始尝试生产此类产品(高端)、上海石化、大港石化、大连石化也有生产。产量方面国内中国软包装集团的BOPP薄膜产量最高。


2.4无纺布消费预测


全球的无纺布消费市场主要是欧洲和中国,其中,欧洲预计2016年消费为260万吨/年,中国估计无纺布消费为282万吨/年,中国的无纺布消费将是未来聚丙烯下游的热点之一。因此,预计2020年,国内无纺布消费约300-320万吨/年,当前无纺布的市场需求约增加40万吨。


3、社会库存


一般而言,聚丙烯装置的库容为7--10天左右,即一套10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其仓库容量至少为300万吨/年,其中,华东有效库容100万吨,华南有效库存90万吨。一般而言,如果库容达到50%左右,就意味着高库存了,如果维持2-3天,那么就有问题了。可以这么说,如果华南的聚丙烯库存量达到了45万吨左右,华东的聚丙烯库存量达到了50万吨左右,那么聚丙烯产品存在滞销的可能性。


升贴水方面,由于距离煤制聚丙烯产能较近,华北市场以煤制产品为主流,考虑到运输距离等因素在内,相对于华东市场的主流油制聚丙烯,华北产品的价格通常会低150元/吨-250元/吨。华北对华东贴水250元/吨,华南与华东间升贴水设为0元/吨。


4、行业未来预测


4.1新建项目

     


图二十九 全球新建化工项目


2014年有170个化工项目,2015年为130个,2016年只有100个,每年下降约38%。虽然新建的化工装置数量减少,但是这三年的化工装置投资费用达到800亿美金。  

    

4.2牌号需求


超柔无纺布:采用新型高温聚合BCM型催化剂成功生产出高性能超柔无纺布专用PP,生产的超柔无纺布专用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质量稳定。


国内高档聚丙烯内包装膜,该类型专用料价格比普通料高出2000元以上,主要指标是,热封温度。


高档的三元无规共聚是中石化垄断的主打产品之一,每年约中石化产量约6万吨,这部分需求比较旺盛。


4.3发展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系列化、高性能化将是PP用Z~N催化剂的发展方向;随着茂金属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应用的进一步拓宽,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而MZCR技术和双峰PP生产工艺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今后PP的主要生产工艺。催化剂方面尽量实现国产化,一是降低进口催化剂的成本,二是能够与企业进行详细的合作,从而实现二次开发。



图三十 聚丙烯牌号


七、结语


1、预计2018年全球聚丙烯过剩产能有907万吨/年,到2023年,全球的产能将达到峰值的9316万吨,消费量仍然会持续增加。2024年以后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2019年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达到2987万吨,市场需求达到2670万吨。届时我国聚丙烯市场将呈现产能过剩状态,竞争将呈现白热化状态。


2、中国的聚丙烯进口量自2001年开始逐年增加,在2009年达到了顶峰。之后随着中国炼厂的改扩建、MTO装置的陆续投产,进口聚丙烯量维持在350--400万吨/年,并且随着三桶油研发能力的增强,国内进口的高端PP产品虽然比例变化不大,但是总量下降不少。


3、原油价格维持50--70美金的震荡区间,油系的聚丙烯利润较高;PDH的效益平衡点是大致为原油价格为65--70美金;MTO企业来是原油价格涨至至少70美金左右,原料成本尽量降至100-280元/吨,煤化工路线的MTO才更具备生存能力。


4、由于汽车行业、快递行业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今后PP塑料牌号的需求有:高流动性抗冲击共聚聚丙烯、高性能超柔无纺布专用PP以及BOPP,这三块的需求最为旺盛,也是今后企业的效益增长点之一;其次,“大路货”的生产企业较多,而且后来企业的生产路线成本相对较低,纺织制品的需求还是比较坚挺的,这块市场将进入价格战的阶段,会倒逼相关企业转产高档的、附加值高的PP产品。


5、聚丙烯装置的库容为7--10天左右,即一套10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其仓库容量至少为300万吨/年,其中,华东有效库容100万吨,华南有效库存90万吨。一般而言,如果库容达到50%左右,就意味着高库存了,如果维持2-3天,那么就有问题了。可以这么说,如果华南的聚丙烯库存量达到了45万吨左右,华东的聚丙烯库存量达到了50万吨左右,那么聚丙烯产品存在滞销的可能性。

来源于大地采集者

塑料细分群

       
       

包装、改性、工程、塑机...

扫码加群管理员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