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份开始,国内聚丙烯行情可谓是一路下跌,跌碎了业者对市场的信心,余姚T30S从9600元/吨跌至7700元/吨,累计下跌1900元/吨,持续时间之长、下跌幅度之深可谓是旷日持久的。对于贸易商而言处境艰难,行情久跌不涨,或者跌多涨少,一次上涨行情持续两三天不到随即进入深跌通道,几乎没有操作空间可言。

从7月份开始,贸易商负盈利情况少见,整体毛利润水平维持在盈亏线上。由于行情持续低迷,贸易商在市场中始终处于被动,没有多大的价格决定权,面临的风险却很大,紧跟石化脚步及时调整库存水平及价格,并锁定既得利益成为操作首要前提,因此,贸易商毛利润有所改善。目前国内聚丙烯库存基本上集中在上游,贸易商和下游工厂都保持低库存运转,这已成为市场新常态。

从对主要下游开工率的统计情况来看,塑编、注塑、BOPP开工率回升并不明显,现阶段大部分中小贸易商及下游工厂基本处于低库存状态,一般不超过常规库存的60%。虽然市场对今年中秋节前后的需求增长有一定预期,但由于行情持续低迷,季节性补仓量有限。
产业链资金紧张是困扰PP下游的主要原因,这与行业产能过剩不无关系。 目前PP主要下游BOPP、注塑、塑编等塑料制品均已出现供应过剩,行业利润率下降,部分企业在前期投资尚未收回的情况下便出现生产亏损,导致其资金面遭遇困境。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恶性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通过让下游赊账拿货的方式争夺客户资源,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而这很可能随时引发市场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