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进口市场已经进入固定流程模式,无论看其来源国、港口比重及贸易方式,基本上每月对比来看,不会有明显变化。本文再从贸易方式简单解析一下。

    

2015年至今(1-7月)进口数据(HS:39021000)中一般贸易累计96.3万吨,占2015年进口总量的48%,较去年同期的46.3%增加1.7%。回顾今年聚丙烯均聚市场行情,从年初到现在,只在1月、2月初及9月初,这三个时间段外盘价格是低于内盘的,即贸易公司会转变操作方式,进口料美金销售转为人民币销售,但这部分量非常小,主要集中在拉丝品种,再者就是若顺挂幅度不大,贸易公司也没必要转变销售方式,所以很难影响到进口贸易方式大局的变化。反而是国内下游内销工厂对进口料的刚需采购,以及贸易公司的操作,使得今年迄今为止的一般贸易仍能占到总量的48%,同比增加1.7%。

    

2015年至今(1-7月)来进料加工累计88.6万吨,占2015年进口总量的44.2%,较去年同期的44.6%减少0.4%。减少部分主要是受来料加工贸易减少的影响。分别来看,今年进料加工贸易占比39.6%,去年同期是39.4%,占比在增长。来料加工贸易占比4.5%,去年同期是5.1%,占比在减少。进料加工贸易可以保持增长,即国内外销工厂聚丙烯塑料制品的订单尚可,保持稳定且小幅增长态势。来料加工贸易减少表明国内单纯做制品加工的企业竞争优势在削弱,在国际竞争上主要面临来自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加工企业的威胁。优势削弱主要还是常说的国内人工成本近几年上涨明显,工厂招工难度加大,再加上融资难、融资贵、利润稀薄,难免有些企业倒闭停产。

    

在8-12月聚丙烯进口市场中,首先,进口量维持在28-32万吨/月波动,在平均水平左右。其次,贸易方式也会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此起彼伏的节奏占据前两位。第三,预计10月恐不会像往年国庆假期进口量锐减,因7-8月都有不少低价货对中国市场报盘,因此到这批低价货通关后10月进口数据或有影响。